第55章 浙北军司
芒种过后就是夏至,再过几天就要入伏,江宁城里的气候已经闷热。
用过夜宴,林缚陪与顾悟尘到后园歇凉说话,此外就林庭立、赵勤民二人相陪。
世局离乱、宦海险恶,从崇观八年冬季进江宁,迄今都不足四年时间,却发生这么多的事情跟变化,谁心里都有万分的感慨。
四年前,东阳乡党在江宁城里都还无足轻重,如此东阳一系在朝野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了。
“除陈芝虎南调之事外,还有一桩大事会在明天的会议上宣布,”顾悟尘坐在石桌旁,要林缚、林庭立、赵勤民都坐下来,说道,“我也是今日给召到宁王府,才看到密旨……”
“什么事情?”林缚坐下来问道。
“鉴于董原在浙北的兵力太弱,无力压制奢家在浙东的强力,朝廷决定裁撤两浙郡司,江淮总督府之下设浙北制置使司,”顾悟尘提前将明日才会正式宣布的密旨,提前告诉林缚等人,说道,“不过会将平江府都划入浙北制置使管辖,董原将以江宁兵部右侍郎衔兼领浙北制置使,孟义山任副使……”
“这是确定要迁都了啊!”林庭立吸了一口气,感慨道。
林缚心里暗道:在燕北防线没有给彻底打烂之前,朝廷痛下决心迁都很难,毕竟牵涉太大,说道:“朝廷即使没有立即迁都的心思,也知道将江东郡牢牢抓在手里的好处,只要宁王能将江东经营好,大越朝自然就有中兴的机会。”
虽两浙近三分之二的土地失陷奢家之手,但仍保留了嘉、杭、湖三府精华区域。这次裁两浙郡司、设浙北制置使司,是将嘉、杭、湖三地并入江东郡。加上之前朝廷明确规定河南制置使司也归江东郡节制,江东郡这一下子就增加了两大块精华区域。
江东郡本来就是人口过千万的大郡,淮泗、淮西等地受战乱摧残较严重,人口损失虽严重,但流民主要还是往江东郡东部、南部流亡。加上这些年从中州、山东拥聚来的流民,江东郡的人口非但没有损失,还有相当程度的增加。再将浙北、河南两地归入江东郡,又将增加三四百万的人口。
庙堂之上,并非都是无能之辈。即使张协、郝宗成之流,私心甚重,但仍有基本的判断能力。大越朝眼下要苦苦的支撑下去,江东郡是尤其的重要。
宁王坐镇江东,象征性的意义更大。在曹家、梁家都拥兵自重、朝廷难以节制的情况下,谁都不会希望看到江东郡的大权都落入一人或一小撮人的掌握之中。
在总督府、郡司与府县之间,广设制置使,也是权力平衡的一种选择。
实际上这也是应付当前战局的需要。
战事规模越来越大,区域越来越广,时间也越来越持久,镇军的战力经不住考验,以镇守领兵独挡一面,越来越跟不上战事的发展。
制置使相比镇守,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有权力节制所辖区域内的所有兵马,不仅仅是镇军,包括府兵、县兵刀弓手,甚至乡兵、寨兵,都要归制置使节制。这样就能充分调动、组织辖区内的军事资源平息战乱。
当然,制置使的权力,比传统的镇守、镇将要大许多,会形成尾大不掉的现象,但将一郡辖防区分割成三到五个制置使司,总要比兵权集中到总督一人手里的局面,要好得多。
以上都是朝野诸人所普遍能想到的,林缚考虑的则更多。
后世只要学过初高中历史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唐中晚期藩镇割据这段历史。
朝廷如此广设制置使,授予区域军政大权,元氏即使能恢复中兴之治,也避免不了藩镇割据的结局。
表面上看来,制置使只有军政大权,对民政、财政之事无法插手,但只要有调动区域内所有兵马、进行军事力量动员的权限,想要向民政、财政事务领域渗透,不会很难。
无论是曹家在关中修长渠,还是林缚在淮东修捍海堤,在利于民生的同时,也有助他们将军政上的影响力渗透到民政、财政事务上去。
然而能看到这个后果的人,极少。
梁家、曹家应该能看到,大概也正是他们在背后推动。
只要形成割据局势,曹家与梁家也就能光明正大的割据西秦跟山东等地。
原来曹梁两家,还没有问鼎的野心,毕竟元氏在中原立基有两百余源,根深蒂固,别家想逆而取之,不是一桩简单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 下一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