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第1165章 调动

  “九原都督府那边传来消息,五原县炼铁工坊打算伐阴山林木,烧炭炼铁。”

  张大秘书拿着都督府的公文,递给冯都护。

  “哦,终于开窍了?”冯都护接过来,扫了一眼,又扔到桉上。

  “整整落后了平城一年时间,焦炭用得多了,现在才想起来原来还可以用木炭炼铁?”

  右夫人有些嗔怪地看了一眼冯都护:

  “说什么怪话呢?好歹这个事情是你定下来的,不早点提醒他们,现在还有心情说风凉话。”

  冯都护嗤地一声笑:

  “这都多少年了?难道指望我一辈子带着他们?”

  说句实在话,以冯都护现在的声望和身份,就算是立马退休,安心呆在家里。

  前半生的功劳和攒下的资本也足够他躺着吃一辈子。

  更别说现在他的重心是放在季汉的军政方面。

  对于他来说,兴汉会这个白手套,养了这么多年,正是当用的时候。

  而不是还要他操心教他们怎么做事。

  右夫人闻言,失笑道:

  “话虽是这么说,但确实如阿郎所言,这些年来,大汉一直用的是焦炭炼铁,都用是习惯了。”

  “骤然间没有煤,一时间灯下黑,光顾着找煤,没想着伐木烧炭炼铁,也是情有可原。”

  说着,顿了一下,又看向冯都护:

  “再说了,兴汉会这么多年来,谁不知道冯会首从来没有错过?”

  “既然你都让人在那里找煤,任谁看来,都不怀疑那里会有煤矿,哪知道寻了这么久,也没能寻到。”

  也不能说是没有寻到,倒是寻到了一两个小煤矿,只是煤的质量不太好。

  给当地的军民用来烧水取暖是够了,但用来炼铁,却是够呛。

  “而且边塞的林木,一直都有充当关塞的作用,他们没有得到允许,自然也不敢随意砍伐。”

  不要以为古人就没有植树造林的意识。

  事实上,从史料上看,从周朝开始,就已经有了“遂人”、“封人”之载。

  “遂人”是边境林营造的执行者,“封人”也具有营造和管理边境林的职责。

  战国时代,《荀子·疆国》记载战国时秦国和赵国之间的边境林有“松柏之塞”。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北方边境的安全,修筑了万里长城。

  同时在沿着长城广种榆树,成为一道绿色长城,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边防林。

  《汉书·韩安国传》称:

  “蒙恬为秦侵胡,辟地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匈奴不敢饮马于河。”

  大汉取得天下后,又多次对这条边境林进行复修,史称“榆溪塞”,也称榆林塞。

  《史记·卫将军列传》:

  (卫青)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绝梓领,梁北河,讨蒲泥,破符离,斩轻锐之卒,捕伏听者三千七十一级,执讯获丑,驱马牛羊百有馀万。

  (秦汉时期称河套地区为河南地)

  称林为塞,可见这条边境林的地位,在汉代人眼里,与万里长城不相上下。

  虽然榆林塞的主要目的是让胡人不能随意骑马南下。

  但在客观上,对河套与西北地区,也起到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重要作用。

  事关边塞防备之事,同时这些年又深知林木对耕地的保护作用。

  特别是在降水稀少的河南地,耕地出产的粮食多少,决定了边境军心民心的稳定程度。

  五原县炼铁工坊不敢第一时间把主意打到伐木烧炭上面,也是说得通。

  也正是因为河南地的林木事关国防,所以冯都护对五原县炼铁工坊的燃料之事一直不吭气。

  要不然以他的身份,主动说出伐木烧炭之事,说不得就要被人喷死。

  就算不被喷死,但背后说不得又要被人说成是见利忘义,为私利而罔顾国家边疆等等诸类。

  幸好刘良和许勋这一次做事还算是稳当。

  与公文送过来的,还有李许氏的伐木规划书。

  里头详细地规划了河南地林木的轮伐轮种。

  如果没有这一份规划书,那么这一份公文就是废纸。

  但有了这个规划书,会不会有人反对不好说,但至少值得讨论一番。

  别看李许氏一介女流,但在农学一事上,影响力可不算小。

  南中的梯田,蜀中的双季稻,陇右的菽,凉州的苜蓿与粮食轮种,还有河南地的复垦,都有着她的身影。

  虽然有某只无形的大手在推动这些事情,但真正把理论落到实处的,还是得靠她。

  当然,能一直无怨无悔陪着她到处跑的李同,也有一些功劳。

  现在已经有人开始喊李许氏为“许大家”。

  所谓的大家,是指在汉代女子在某一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

  世人为示尊敬,称之为“某某大家”。

  “尚书台那边呢?是个什么说法?”

  冯都护问道。

  “尚书台能有什么说法?这不是转过来询问你的意见了么?”

  右夫人有些撇嘴,“说

  本章未完,点击[ 下一页 ]继续阅读-->>

提交错误】【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龙王传说我能给御兽加载扮演模板最新章节少年陆鸣元卿凌宇文皓最新章节妙医鸿途我家农场是天庭种植基地穿越女遇到重生男元气少年贴身御医奥术神座